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成都中考 - 正文
2012成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2-3-2 15:03:45 【字体:小 大】

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模拟题
  语  文
  A卷 (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2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gū)呱坠(zhuì)地的啼声,喜泪如雨。
  B.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shòu)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绝望哀号
  (háo)。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zhàn)栗(lì)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愈捶愈烈!
  D.它吝啬(sè)地在崖口徘徊(huí),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
  B.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D.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撩绕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 俟其欣悦       俟:等待
  C. 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D. 腰白玉之环     腰:腰间
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C. 无从致书以观        以君为长者
  D. 当余之从师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B. 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统领全文,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就是“嗜学 ”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 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他遇到了学识渊博、要求严格的好老师。
  D. 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翻译、默写(共10分)
  7.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
  译文: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译文: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共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2)在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和刘方平的《月夜》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答:
  四、阅读文章,完成9~12题。(12分)
  朋友,你并不比残疾人高贵
  肖复兴
  ①曾经有人说,残疾人自身活动都不方便,还要参加运动比赛,未免有些残酷,而且残缺身体的展示触目惊心,也不那么美。这样带有同情和怜悯的看法,实际上是站在正常人的角度俯视残疾人,无意之中把自己摆在了和残疾人并不平等的位置上。
  ②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并不比残疾人高贵。因为肢体的健全,并不能一俊遮百丑,并不代表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一定比残疾人健全。只要想一想,那些残疾运动员,没有向命运屈服,不知要比我们正常人忍受多少难以想象的艰辛磨难,却创造出我们许多正常人都无法创造的奇迹,我们应该对他们须仰视才是,怎么可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角度俯视乃至轻视他们?
  ③在残奥会的激烈比赛之中,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看那些无腿的运动员在跑道上如风似电地奔跑,看那些无臂运动员在碧波泳池里击水搏浪,看那些盲人运动员在足球场上那黑暗中的舞蹈……真的让我分外地感动。我忍不住想起盲诗人荷马,想起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想起失去双腿的我国古代军事家孙膑。我们的残疾运动员,用他们坚毅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非凡才华,在残奥会赛场上所创造的奇迹,难道不就是一首首无韵的诗、一幅幅流动的画、一阕阕动人的华彩乐章?起码,我们可以说他们和荷马、和贝多芬、和孙膑一样,为这个世界创造的价值是具有同等意义的。他们从不同的社会领域和人生侧面,为我们彰显了残疾人生命的丰富、神奇和力量。占世界1/10人口的残疾人,曾经被称之为“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在残奥会的赛场上,重新塑造得如维纳斯一般,残缺,也铸就成为一种美,而且是如此的气魄雄伟壮观的美。
  ④他们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是:在这个倾斜而美丽的世界里,有一种神圣的光芒照亮他们的胸膛,也照亮我们的胸膛,那就是他们内在的生命与精神,他们无限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不再是被上帝咬过的残缺的苹果,而是一个个如传说中的英雄丹柯一样,掏出自己燃烧的心,高高擎过头顶,作为火把,为我们带路,带我们走进一个崇高美好的境界。
  ⑤我们应该躬身自省,检点我们正常人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荡漾起乃至泛滥自我膨胀的高贵感,比如我们对残疾人的漠视和不尊重,比如貌似同情实则居高临下如同恩赐一般的抚摸,比如对于他们职业的歧视和对于他们成绩的忽视,比如我们对于残障设施投入建设的不够完备不够普遍,以及我们锦上添花有时多于雪中送炭。
  ⑥他们让我们懂得谦卑,我们确实并不比他们高贵。背景奥运会的主题歌歌词“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也完全符合残奥会,我们和他们是一家人,不过因为命运的不公和残酷以致偶然,让他们身体出现了残障,但他们让我们感悟到生命并不只是指肉体的身躯,还包括心灵和精神在内。他们让我们感悟生命伟大的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他们用看得见的有形的残缺,照见我们心灵与精神的某些残缺。他们对于我们的警醒与启示,将是残奥会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0.有人认为第③段划横线句删掉为好,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1.文章第④段中加点的“神圣的光芒”具体指什么?(3分)
  12.文章第⑥段“他们用看得见的有形的残缺,照见我们心灵与精神的某些残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请联系全文说说。(3分)
  五、作文(60分)
  趣是什么呢?趣是你开心时的粲然一笑,是你忧伤时的双泪潸潸,也是你思念时的一封书信;趣是你指尖弹奏出的美妙乐曲,是你歌喉里飞出的动听歌声……趣好比是山的颜色,花的光影,即使是会说话的人也不能用一句话来描绘他,只有那些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享受的乐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 (4 分 )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释] 昼梦:白天睡觉作梦,这里意白天睡觉。余:以后。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分)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⑤,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⑥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游:交往。④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⑤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⑥包茅:古代祭祀,用裹束的青茅过滤去酒渣。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鲍叔终善遇之           遇:相待、接待
  B. 管仲既任政相齐         相:丞相
  C. 诸侯由是归齐           由是:因此
  D. 然孔子小之             小:认为……小(人)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虽然孔子并不认可管仲,但太史公却称赞管仲为贤臣,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三、名着及现代文阅读 (22 分 )
  (一) 名着阅读 (4 分)
  6.
  (1)下列关于文学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冒险号”救出了土着黑人“星期五”。
  D.《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2)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拿着两包火柴,顺着大道他往西直门走。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况且自己是拉车的。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我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7~10题(18分)
  金色的小提琴
  从海利记事开始,每天吃过晚饭,在乐团工作的父亲就会拿起那把金色的小提琴,拉一曲悠扬的《爱的女神》。这时,母亲总会用浸了栀子花和薄荷叶的水洗她那一头漂亮的栗色长发,然后抱着海利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